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  工艺推介
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(PCC桩)
现浇X形混凝土桩(XCC桩)
PCC桩演示视频
 
新闻动态 首页 > 新闻动态
PCC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速度波形成机制探讨
 
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(PCC桩)低应变检测时,桩头附近存在着明显的三维效应,表现在与激振点夹角不同的测点的速度响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.基于所建立的解析公式,研究了桩顶各振动模式的动力响应特征,分析了桩顶总体速度响应沿环向和径向的变化规律.研究结果表明:90°点的总体速度响应主要来源于轴对称模式,45°点、135.点和180°点的桩底反射峰大小和到达时间与轴对称模式接近,但入射波峰大小和到达时间与轴对称模式差别较大;桩顶速度响应主要来源于径向第1阶的模式,第2阶以上的模式贡献较小;各点速度响应主要是前几阶模式的叠加结果,环向第10阶以上的振动模式对总体速度响应的贡献较小;各模式对入射波峰的形成都有较大贡献,但反射波峰主要来自轴对称模式的贡献;高频干扰峰主要来自第1阶非轴对称模式,各点干扰波峰值、相位不一,90°点干扰波峰值最小,0°~90°点与90°~ 180°点相位相反;环向各点的速度响应差别较大,但沿径向的变化却不很明显.